8月28日,中国人寿今日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该公司董事长蔡希良、总裁利明光、副总裁刘晖、副总裁阮琦、总裁助理兼总精算师侯晋、财务负责人袁颖等出席会议。
蔡希良在会上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人寿迎难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大力推动变革转型,交出一份亮眼且“含金量”高的成绩单,其中成效主要源于“三大主动”,即战略主动、转型主动和发展主动。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此为金融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总保费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新业务价值超285亿元,同比提升20.3%。
公开市场权益规模增超1500亿,聚焦三大领域潜在增长点
在业绩发布会上,蔡希良表示,中国人寿上半年亮眼成绩单的成效源自“三大主动”,即战略主动、转型主动和发展主动。
具体来看,战略主动方面,他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人寿坚定不移地推进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强化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全渠道协同发展策略,在当前环境下,战略成效日益显著,公司负债端均衡多元的产品结构,搭配资产端各类账户灵活配置,使公司资产负债联动水平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大规模高占比的续期业务为公司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多渠道协同发展形成的强大战略纵深,使公司在发展中游刃有余,更具韧性。
转型主动方面,近年来,中国人寿聚焦降本增效、产品业务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持续推进深层次变革转型。今年上半年,公司投产效率继续呈现提升态势,浮动型产品在新单中的占比升至40%以上。
发展主动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同比增速达7.3%,无论新单或续期业务,均跑赢大市,公司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蔡希良强调,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此将继续为金融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他表示,对中国人寿而言,下半年将把握好三大方面。具体来看,一是将公司经营与服务大局、满足客户需要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养老、健康、财富管理三大领域潜在增长点,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丰富保险应用场景;二是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既关注保费规模的合理增长,更着眼价值的长期稳定,进而保证公司长期健康发展;三是把握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推进降本增效、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科技赋能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蔡希良指出,集团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
重点关注优质高股息股票配置,预计预定利率下调影响有限
如何看待A股市场表现?对此,刘晖表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波动,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中国人寿对下半年A股市场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此外,下半年将围绕“配置资产坐稳,弹性资产做优”配置思路进展。
她表示:“权益投资是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稳增长、稳收益举措,在权益投资上,中国人寿始终坚持均衡、分散、多元的配置结构,既关注新质生产力也关注高股息股票配置。”
“去年以来,公司坚定看好权益投资市场机会,并加大了投资力度。”刘晖表示,当前权益投资比例符合公司资产配置中枢,下一步将持续跟进配置,优化权益投资结构,同时在权益配置上更加关注高股息股票配置,以提升权益投资整体稳健性与长期回报潜力。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71271.53亿元,较去年底增长7.8%。此外,上半年,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78%;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总投资收益率3.29%。
对于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利明光表示,就此次下调而言,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在新产品储备、销售管理、人员培训、系统建设、政策宣传、舆情监测等方面,形成了贯穿公司前中后台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
因此,他表示,在预定利率调整后,中国人寿能够迅速应对、敏捷投放产品,及时触达客户,预计整体影响较为有限。
此外,刘晖还表示,今年新获批QDII额度,在配置上将重点关注港股市场,港股市场是权益投资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涨幅领先全球主要权益指数,在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背景下,港股在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
对各渠道重塑定位,关注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
在此次业绩会上,利明光介绍了各销售渠道转型升级、战略定位以及发展思路。
他表示,中国人寿始终强调通过多元销售渠道的差异化发展,及时便捷的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多样化保险保障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在全渠道发展思路指引下,中国人寿不断推进各渠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近几年,根据行业发展新形势,公司对各渠道重塑定位。
其中,对个险渠道的定位是继续发挥核心渠道作用,通过营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该渠道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并通过该渠道推进业务的多元发展;银保渠道定位为重要战略支撑渠道,在“报行合一”背景下,持续提升渠道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6+10+N”的均衡渠道布局;团险渠道要进一步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保险的主渠道,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互联网渠道作为增量运营试验板块,稳步探索,积极推进。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最广泛的分支机构及多元渠道优势,持续推动渠道间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客户资源、队伍资源、服务资源,实现“1+1>2”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
谈及资本补充计划,袁颖表示,当前公司偿付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远高于监管要求,能够为业务发展提供充足资本保障。同时,公司将不断增强内生资本的创造能力和补充能力,关注各种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多措并举提升偿付能力,若后续有资本补充计划,将进一步与市场分享。
此外,侯晋在发布会上提及,公司通过上半年努力,已将新单业务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缩短至1.5年,此对公司应对利率风险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增强成本收益匹配的成效,上半年,负债的保证成本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59个基点,对管理未来利差损风险奠定良好基础。结合公司强有力的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的成效,未来公司有信心管理好利率和利差损风险。
中国人寿近年来是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此,阮琦表示,公司数字化转型主要从两大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转方式,二是转模式。
其中,“转方式”是利用数字移动技术赋能线下队伍,并改变其销售和服务模式,重点在于流程的优化与效能的提升,但公司未对原有业务模式做根本转变,如此做的目的是稳住规模的基本盘;“转模式”即从根本上转变业务模式,布局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新的模式完全建立在数字化生态之上,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目前成效十分显著。他强调,截至目前,由新模式产生的保费已远超公司在年初对互联网渠道所设定的全年预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